徐冰:思想与方法
展览日期:21/07/2018- 21/10/2018
展览地点:中国,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作品:《多宝塔碑》临帖,烂漫山花,碎玉集,五个复数系列,天书,鬼打墙,A,B,C...,后约全书,在美国养蚕系列,英文方块字书法,一个转换案例的研究,英文方块字书法教室,遗失的文字,文字写生,烟草计划,艺术为人民,空气的记忆,地书工作室,地书,缓动电脑台,背后的故事,何处惹尘埃,魔毯,木林森计划,猴子捞月,汉字的性格,地书立体书,蜻蜓之眼
UCCA当代艺术中心于2018年7月21日至10月21日在大展厅、中展厅、甬道和大堂呈现个展“徐冰:思想与方法”。本展览是徐冰在北京地区最全面的回顾性个展,力图全面梳理艺术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四十余年的创作历程,囊括以版画、素描、装置、文献记录、手稿、影像、纪录片等为形式的六十余件作品。此次展览为UCCA大展厅改建后的首个大展,展厅中呈现徐冰所有主要系列的作品,以勾勒出其艺术探索的完整轨迹。此次展览标题“思想与方法”也正源于在回溯式呈现徐冰艺术创作全貌的基础上,通过作品来展现徐冰的艺术方法和他保持不断思考的动因所在的展览理念。在此基础上,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以呈现艺术家创作思想中的重要转折点。《天书》(1987-1991)、《鬼打墙》(1990-1991)、《背后的故事》(2004至今)等作品展示徐冰对于意指系统、文本性与语言困境的冥思,《A, B, C…》(1991)、《艺术为人民》(1999)与《英文方块字书法》(1994至今)等作品记录了艺术家在文化杂糅、文化差异和跨文化语境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作品《烟草计划》(2000至今)、《凤凰》(2008)、《地书》(2003至今)以及艺术家的首部电影长片《蜻蜓之眼》(2017)则共同探讨了在过去的百年间席卷中国及整个世界的经济与地缘政治转变。此外,展览还将展出徐冰于中学时期摹写的《多宝塔碑》临帖(1971);艺术家依据北宋郭熙的作品特地为UCCA创作的“背后的故事”系列新作《树色平远图》(2018)也将在大展厅中呈现。
作为在国际舞台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徐冰以其持续不断、数量蔚为可观、类型涵盖宽广的艺术实践深入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书写。徐冰始终对自身所处的时代保持高度敏感,其作品与当下社会文化现实联系紧密且发人深省,正如他所言,“你生活在哪,就面对哪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徐冰的艺术创作在多条不同线索上交叉进行,从早期研究的文化、语言及传统知识体系,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纽约后开始关注的跨文化与全球化议题,再到本世纪对于不断飞速发展的社会新现象的探讨,他始终专注于寻找新的艺术方法以回应新问题;其创作概念严谨,媒介多样,艺术表达清晰明确,在世界当代艺术中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也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整体面貌的构成,某种意义上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缩略图。
但此次展览并不是简单地回顾或总结,而是通过作品来展现徐冰的艺术方法和他之所以保持不断思考的动因所在。无论哪种类型的作品、无论它的之前知名度如何,它在展场都有“自己”的发生作用的理由和方式。我们更希望展览本身能够像徐冰的艺术那样在平易近人之中给人意外的收获,带入观众从不同角度理解作为艺术家的徐冰独特的思维方式,感受他对艺术的诚实态度,以及朴素的艺术中蕴藏的无尽绵力,从他的艺术方法和他对当今世界的智性贡献之间的关联中得到某种启示。
徐冰:文字与自然
展览日期:14/07/2018 - 23/09/2018
展览地点:中国,北京,墨斋
展览作品:早期版画作品,文字写生,鸟飞了,背后的故事,芥子园山水卷,天书
我坐在山上,面对真的山写“山”…… 在河水的地方写“水“字。云在移动、山色变化、风吹草动、生灵出没。我兴奋地记录它们!”
——徐冰描述他1999你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旅行,写于2013年
徐冰被广泛认为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最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之一,并在其许多作品探索了人类及文字之间的关系。展览“徐冰:文字与自然”覆盖了艺术家形式不同但概念相连的六种创作方式。它们分别记述了艺术家对于“我们文化中最核心、也是最特殊的一部分”进行的系统式探索。在本展览中,展览人林似竹博士重新审视徐冰历年的创作,挖掘出其中以“自然”为核心的创作主题,并在该主题中着重探索自然与人类思想和人类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于两种极具中国性的意义表现形式:中国文字的绘画性与中国绘画的文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