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与路
材料:墨、宣纸
尺寸可变
展览:时间的瞬间:徐冰在罗马,于意大利罗马
《墙与路》为徐冰在罗马美国学院(American Academy in Rome)驻留期间的新作,《路》(2024) 为本装置的罗马古道部分,是一幅约24米长的拓印作品,展现着阿皮亚古道(Via Appia)的一段。徐冰在与罗马艺术学院、新美术学院、欧洲设计学院以及香港恒生大学、城市大学的学生们的参与下在古道上完成了这部分作品,再现了他在长城创作《墙》(1990-1991)时所使用的艺术方法。古道的石块上留有阿皮亚大道的痕迹,《墙与路》中所保留的石块细节见证着这条古道跨越世纪的历史。对徐冰而言,拓印这一技法具有丰富的历史、哲学意义:它既包含着过去的痕迹,又见证着超越时空局限的启示性交流。
系列作品
-
供奉伊希斯和萨拉皮斯的铭文祭坛拓片
2024 -
中世纪早期建筑装饰拓片
2024
徐冰艺术卫星创作驻留项目
SCA-1是一颗试验“艺术卫星”,这颗卫星已经于2024年2月3日发射。
是艺术家徐冰与北京万户创世自2023年发起的“艺术卫星”项目,徐冰认为:“在以往卫星分类中有‘气象卫星’、‘通讯 卫星’、‘侦察卫星’等,但没有‘艺术卫星’的类别。”随着人类太空科技的发展,必将带来与此相关的新艺术的出现。 自从参与太空艺术实践以来,深感作为在地球上“爬行”生长的动物类思维的局限,并计划将这颗卫星作为一个“外太空艺 术创作在驻项目”,由艺术家徐冰作为主导艺术家,该卫星被命名 为“SCA-1 号”卫星(The first satellite of Star Chain of Arts Project)。秉持参与和分享的理念,徐冰将这颗卫星的理念设定为:通过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并关于青年艺术家,参与艺术项 目驻留创作, 免费分享这颗卫星的使用权益,完成各自的作品,共同探索这个极具未来性的领域。
该卫星通过地面控制站,将包含电子图像、视频等形式的各类电子文件,上传至星体上的屏幕中,并通过卫星自拍杆,拍摄 其在太空中运行的图片或影像。卫星如同一台地外计算机,配备了AI程序,可与艺术家实时互动,并将其创作过程,在太空 中通过影像等记录下来。各种卫星数据可以作为创作初始素材提供给艺术家,用于地外和地表作品的创作。
项目在持续进行中。
《徐冰艺术卫星创作驻留项目》咨询邮箱:sca@xubingstudio.cn
“徐冰天书号”艺术火箭
2021
徐冰天书火箭由徐冰和 i-Space 推出,是对正不断发展的太空艺术领域的宝贵贡献。这枚史无前例的 "艺术火箭 "向中国宇航员的成就致敬,体现了徐冰作品中的创新精神。火箭上绘有《天书》(1988 年)原作中的杜撰文字,它就像一个容器,持续质疑语言的随机性及其局限性。
"完成推进任务后,子级箭将与载荷舱分离并返回地面。这些'伪文字'[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重构了]如火一般的自然力量,[推进]、大气摩擦和[火箭降落]。[它们]挑战人类能力和行为的极限,[同时也创造]艺术。" - 徐冰,2021年4月
2021 年 2 月 1 日,这枚 "艺术火箭 "从中国西北部酒泉发射升空,驶入人类无法掌控的太空领地。徐冰强调,齐白石作品的艺术理念是承认为自然提供空间的重要性,并理解自然的作用,这与这枚 "艺术火箭 "的发射密不可分。值得注意的是,火箭本身的运行依赖于火箭与地球大气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艺术火箭 "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如果没有大气层的响应,没有大自然的干预,一级和二级火箭在撞击前是不会点火的。
"将欲望、危机和未知发射到外太空。" - 徐冰,2021年 4月
相关链接:https://www.xubing.com/cn/database/writ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1sv6JiKEtA&ab_channel=CGTNLIVE
系列作品
-
戈壁滩守夜
2019-2021
地书立体书
《地书立体书》是徐冰在《地书从点到点》作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基本囊括了所有立体书的经典表现手法,如:翻翻、转盘、拉杆、轴杆等。这本书仍然本着不使用任何传统文字的原则,将标识符号与立体结构巧妙的结合,反映出更积极的互动性和可读性,使这本世人都能读的书变得更加奇妙有趣。
地书立体书-小白本(2014)
尺寸:17.9 x 26.2 x 4.1厘米
地书立体书-小黑本(2014)
尺寸:17.9 x 26.2 x 4.1厘米
材质:特种纸128g、230g不等、无酸乳胶
小企业七言集
2015年至今
媒材:服装标签及计算机写作
尺寸:内页 35.7 x 26.3 x 12 cm
包装皮 41 × 28.5 × 3.5 cm
展览:浦东美术馆,上海,2021-2022;東京画廊+BTAP,北京,2022 等
从2015年起,徐冰收集了几万个服装品牌标签,主要来自民营小企业。将这些品牌放在一起时,从中看到了小企业的创业、发展、瓶颈、转产、并购的历程,同时也看到品牌名称蕴藏着民间对未来的期许和愿望,如同父母绞尽脑汁为新生儿起一个寄托美好前景的名字。我们为此项目开发出了专门的“写诗软件”,电脑程序在众多标签中搜索合适的词句后拼出“七言诗”,再经人为调整集合成册。
卫星上的湖泊
媒材:综合媒材,视频装置
时长:目前更新至2分8秒(作品持续创作中)
展览:红砖美术馆,2021-2022;谢子龙影像艺术馆,2022
利用已过服役期在轨卫星的冗余,在外太空拍摄的首部定格动画作品。将图像上传至卫星自拍屏中,由卫星上的太空自拍杆,拍摄动画与地球背景同框的静帧。想象着“标准人”与外太空互动,TA背着包袱在太空中奔跑,文字从包袱中洒落。卫星每天环绕地球15圈,当其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上方时,动画中掉落的语言种类也会随之改变。该作品意为人类文明、语言、时间等左右地球人生存的沉重概念,在外太空零重力状态下回看蓝色地球,并提醒人类珍惜我们目前所知唯一的家园——一颗蓝色的小点。当您在美术馆观看此件作品时,该作品正在外太空持续创作中。
人工智能无限电影(AI-IF)项目
2017至今
主创团队成员:徐冰、冯雁、张文超、孙诗宁
媒材:人工智能生成电影
时长:时长可变
展览:第五届平遥电影节,2021年;浦东美术馆,2021-2022年
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科学家合作开发的一个没有电影人(如导演、编剧、摄影师或演员等)参与的实时电影生成系统。观众可根据需求,输入电影类型(如科幻、犯罪、爱情等),再通过输入关键词或句子改变电影的叙事情节或风格,制作由AI出品的永不重复的电影。此项目试图追求自然人创造不出来,又是自然人观影需要的传统电影里没有的成分。其理念的依据基于自然人的缺陷,例如:由于情感狭隘对问题判断的成见;政治、经济利益驱使导致的贪婪与邪念;知识量和视野所限。AI站在冷静的立场,通过人类各种影像素材的读取,提示人类整体生活观念的“内部结构”。这是对未来电影一种可能性的试验。
点击链接观看电影预告片:https://vimeo.com/823196158?share=copy
读图的基因
2021-2022
媒材:综合媒材装置
尺寸:单个尺寸145 x 100 x 2.4厘米(共8个)
展览:“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北京
用公用标识写一本世人都能读懂的书,是我2004年开始的一个愿望。十几年来,此项目从未停止,仍在生长。随着曾经的全球化时期,以及现如今由数字技术带来的“图形表达”的全球化,今天新生代喜爱的、流行的,看似与古老传统不着边的符号、Emoji、表情包等表达形式,出现在故宫“书房”主题展的大殿中,并以读图方式翻译《兰亭集序》,观众可能还不习惯,但这种陌生感,会给常规思维补充一种新的“思考原素”,也正是这件作品的意图。从而得以更好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及当代文化。
《五经萃室》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图书馆。“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中国原始古人擅长以图的方式表达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读图读即是读文。“书画同源”我理解更多指的不是用笔风格,而是符号学上的指向。中国人写“山”字与画山是一个动作。即使现代汉字发展出会意、像形、指代等手法,但它的象形基因始终是其属性的内核。我们读“门”字就看到一个门的图画,说把门拴上,就在门中加上一笔“闩”;我们写一个囧字,不就是画了一个表情符吗?
我有时会有一种幸运感,在步入赛博和太空时代的我们,仍然使用着图画般古老的符号在交流,真像是生活在穿越中。在这一点上我们是特殊的,好像生命都被拉长了。都说今天进入了读图时代,其实我们已经读了好几千年了。今天每个人都把生活的百分比分配给了手机生活,而手机就是随身带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打开手机界面的第一件事就是读图标。
我对标识表达敏感,是因为我身上携带着读图的基因,这是我们的传统,传统只有被激活才更好用。
徐冰 2022年3月20日
相关链接:
引力剧场
2021-2022
媒材:综合媒材装置
尺寸:25.5 x 15.7 x 15.7 m
展览:浦东美术馆
这是一件基于透视原理的,而并非终结于视觉性的装置艺术作品。
遮天蔽日的“英文方块书法”被引力拉伸延展,直至地面,制造了一个扭曲的文字空间,也使观众身陷于“观看”与“阅读”的拉扯关系中。
站在作品下方,关于“观看”的问题首先浮现出来。展厅中的文字背对观众,加之变形、交叠,更不易辨识。而地面的镜像同时又使文字嵌入到一个巨大的、贯通两个颠倒空间的“虫洞模型”之中。不难发现的是,反转的文字在镜像空间中得到了修正,变得可以阅读,但被置于空间中的观众,仍然无法看到作品的全貌。装置与美术馆特殊空间的配合似乎呈现出戏剧般的诱导性,随着楼层的升高,这些变形的文字在观看视角的改变中趋近正常。到了展厅最高层,观众终于可以看到文字的正面,但却仍然无法完整地阅读文本。这件作品的理想视角在哪?
实际上,整个装置如同一个巨大的“视错觉”模型:人们习惯于阅读书写在平面上的文字,而文字在空间中的拉伸则会使视角反向推远。在三维到二维的转换中,透视规律内在地规定了一种角力关系,使作品形态与观看视点在动态关系中相互拉扯,迫使“理想视点”被拉升至美术馆之外,无法到达的位置,它只能存在于观念之中。
原点透视法的有效,来自于自然人的视线不能转弯的局限性,而此刻,这种局限性本身成为一种“材料”,被使用在作品中。透视法是我们描述世界的一种语言,它如同所有的语言,成为我们的思维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而我们的思维也由各种语言所塑造,它必定带有盲点。
作品中的“英文书法”摘自哲学家路德维西.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的一段文字,它在表面上呈现为对几个视觉案例的单纯分析,而实际上却是指向人类认知上的共通误区。他认为人们用逻辑归纳的方式总结概念,并试图通过对概念的澄清,系统地透视世界,实际上却让我们远离了世界真实的部分。这如同当今世界的状况,文明之间的拉扯似乎从根本上都来自于人类视角的错位与差异,它制造了一个引力与牵制无处不在的剧场。这件作品的文字在空间中的扭曲使其掉入了无法识读的混乱中,而这混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指向高悬在展厅之外的那个“理想视角”。仿佛世上所有的混乱都源自一个未知的目的。它不被看见,但是存在。
蜻蜓之眼
2017
影像,从公共直播网站上下载的监控录像视频资料
81'
《蜻蜓之眼》是徐冰首次执导的剧情电影,片长81分钟,被称为是“影史上没有过的电影”。这部电影像是戏仿了一部类型片,表面上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而把实验性的部分深藏其中。它寓言式地表述并揭示了日常生活中隐藏的危机以及超出我们控制范围的事件。反映出人的私密情感的脆弱性与当代生活处境的焦虑与不安。徐冰感兴趣的是,寻找一种与当代文明发展相匹配的工作方法。
他在导演自述中说到:
“2013年我就想用监控视频做一部剧情电影,但那时可获取的资料不足以成片,两年前监控摄像头接入云端,海量的监控视频在线直播,我重启了这个项目,搜集大量影像,试图从这些真实发生的碎片中串联出一个故事。我们的团队没有一位摄影师,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24小时为我们提供着精彩的画面。我们的电影没有主演,各不相干的人,闯入镜头,他们的生活片段被植入另一个人的前尘后世。故事中的他和现实中的他们,究竟谁是谁的投影?这个时代,已无法给出判断的依据。”
本片由翟永明和张撼依联合编剧。马修(Matthieu Laclau)和张文超担任联合剪辑。李丹枫担任音效指导。半野喜弘担任原创音乐。
凤凰
《凤》马萨诸塞州,2012年
2008-2016
凤凰的象征性不仅为中国所有,世界上许多古老文化都有对“凤凰”意向的想象。凤凰经历烈火煎熬和痛苦的考验,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美丽异常。城市的起源总是与这些古老文化相关。《凤凰》寓意着人类城市化过程的历练与升华。来自世界各地的每一个面对它的人都会从它们身上看到生命的能量。
这件作品是徐冰从城市建设现实中获取灵感和视角的最新力作。是他耗费两年心血、倾心投入的作品。该作品的制作材料取自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建筑废料,包括建材、建筑工程设备、劳动工具、建筑工人的生活用品等现场材料。不但呈现了城市化的进程,更表现了对城市建设者的尊重;对环保议题的关注(凤凰所用材料皆为废物利用)。
巨大的“凤凰”既凶悍又华丽。它们通过每一片翎羽散发着神性,这神性是通过每一个劳动者之手的触碰传递的。
此作品的现实性,与城市发展的足迹产生着直接和隐喻的双重关系。见证了城市飞速发展、劳动、智慧与财富积累、生活方式改变的深层关系,表现了城市人生活情怀的内在张力。
随着暮色降临,这两只看上去象恐龙时代的大鸟,将变幻出“凤凰星系”般的星空效果,使观者从现实中感受到与宇宙空间及地球起源的联系。
这件装置的艺术语言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西方现代艺术作品,而是显示出中国方式艺术创造的魅力,如同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人们集体情感和愿望的写照。选择具有中国方式的现代性作品,展示于世博会,有利于观众对中国当代文化与世界文化格局的关系产生新的理解,看到中国文化在未来人类新文明建设中必将作出贡献的潜在寓意。
木・林・森 计划
《木林森》计划,是一个将钱从富裕地区自动流到需要树的地方、为种树之用的自循环系统的试验。它的可能性根据在于:一、利用当今网络科技的拍卖、购物、转帐、空中教学等系统的免费功能,达到最低成本消耗;二、所有与此项目运转有关的部门和个人都获得利益;三、地区之间的经济落差(2.5美元在纽约只是一张地铁票,在肯尼亚可种出十棵树)。
系列作品
-
木林森计划:台湾
2014
-
木林森计划:巴西圣保罗
2012 -
木・林・森 计划
2008
背后的故事
2004年,徐冰在柏林美国学院担任驻地艺术家,收到德国东亚美术馆做个人回顾展的邀请。这个美术馆在二战期间,90%的藏品被苏联红军挪到了前苏联,留在博物馆的只有一些丢失的艺术品的照片。徐冰希望做一件结合当地历史与个人文化背景的新作品,于是从馆藏档案里选了三件丢失古画的照片作为素材,进行创造性的再诠释。
《背后的故事》所呈现的画面,不是通过物质颜料的调配来模仿三维效果(光感、立体感等),而是通过对光的调配构成的。换一种说法就是:艺术家在空气中调配光,而光是散落于空间中的,是通过一块切断空间的毛玻璃所记录的。这块毛玻璃的作用好比空气中光的切片,《背后的故事》可以说是一种光的绘画。
系列作品
-
背后的故事:鹊华秋色图
2024 -
背后的故事
2022 -
背后的故事:鹊华秋色图
2020 -
背后的故事:仿大痴山水图
2019 -
背后的故事:春游晚归图
2019 -
背后的故事:桃源仙居图
2019 -
背后的故事:春云叠嶂图
2019 -
背后的故事:树色平远图
2018 -
背后的故事:上方寺图卷
2016 -
背后的故事:赤壁图
2015 -
背后的故事:北京塑料三厂秋山仙逸图
2015 -
背后的故事:快雪时晴图
2014 -
背后的故事:烟江叠嶂图
2014 -
背后的故事:南山翠屏
2013 -
背后的故事:仿吴镇山水
2013 -
背后的故事:水村图
2012 -
背后的故事:重阳山水图
2012 -
背后的故事 8
2012 -
背后的故事 7
2011 -
背后的故事 6
2010 -
背后的故事 5
2010 -
背后的故事 4
2008 -
背后的故事 3
2006 -
背后的故事 2
2006 -
背后的故事 1
2004
地书
2003 至今
《地书》是徐冰自2003年起持续进行的一个艺术项目。他以搜集来的公共标识为单位编纂一本书,不管读者是何种文化背景或教育程度,只要他是卷入当代生活中的人,都可以释读。它在视觉表意上的共通性,使它成为了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整理,、设计这套“文字”的工作放在美术馆就可以称为是艺术,如果在符号学,字体设计等领域来介绍,就是别的领域的事情了。该作品的展出将徐冰工作室的部分材料搬到展场,呈现了一个正在工作中的现场,表明这是一个进行中的,未完成的项目。配合这本书,徐冰工作室还制作了“字库”软件,使用者输入英文或中文,电脑即可将之转译成这种标识文字,从而实现双语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地书》所使用的标识来自不断发展的领域,《地书》本身也是一个以多种形式不断延展的项目;随着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电脑中的ICON语言日新月异的发展丰富,这一项目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庞大。《地书》本身的符号系统也处于不断的更新与扩充过程之中。与徐冰30年前的“谁都读不懂”的《天书》相对应,《地书》则是“谁都可以读懂”,它表达了徐冰一直在寻找的普天同文的理想。
《地书:从点到点》可在各大书店、网站购买。
系列作品
-
地书:曼彻斯特的一天
2021 -
地书立体书
2015-16 -
地书概念店
2012 -
地书工作室
2003至今 -
地书对话软件装置
2006
鸟飞了
2001
材料:综合媒材装置;塑胶、激光刻字、喷漆及装置
地点:美国,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学会,赛克勒画廊
此作品由400多只不同书体制成的“鸟”字组成。展厅地面中央的文字是取自于字典中对“鸟”字的解释。从这篇文字为起点,“鸟”字开始飞起,从毛泽东以后的简体印刷体向繁体、楷书、隶书、小篆一路演变,最后追溯到远古象形文字的“鸟”,它们逐渐升高,成群飞向窗外。这件装置色彩艳丽,给人一种童话般灿烂和魔术般神奇的感觉。作品以儿童乐园般简洁、有趣、易懂的形式,引导观众在文字、概念、符号及形象之间展开思维运动的空间。作品用东方象形文字体系在符号概念与自然物之间的特殊关系与西方观念艺术的代表作《三把椅子》做一种有趣的比照,以讨论不同文化在基本原素上的区别。
天书
1987-1991
材料: 综合媒材装置/ 活字版手工印制书籍和卷轴,汉字的部件重新制造的「假汉字」
这件作品从动工到完成共四年多时间。徐冰创作出四千多个“伪汉字”,以明代宋体字手工刻版,印制出一套四册的《天书》。该作品的整体装置由几百册大书,古代经卷式卷轴以及被放大的书页铺天盖地而成。这些成千上万的“文字”看上去酷似真的汉字,却实为艺术家制造的“伪汉字”。它们是由艺术家手工刻制的四千多个活字版编排印刷而成。极为考究的制作工序,使人们难以相信这些精美的“典籍”居然读不出任何内容。既吸引又阻截着人们的阅读欲望。
徐冰曾提到,这些假字“似乎让知识分子不舒服”,迫使人们对现有知识体系产生怀疑,很多人在展览期间强迫症似的想要找出哪怕一两个真的字。
此作品88年问世后在世界各地艺术机构展出,并引起众多的讨论以及被多本艺术史著作所介绍。
英文方块字书法 系列
“英文方块字”是徐冰设计的形似中文,实为英文的新书写形式。与《天书》的“伪文字”不同,“英文方块字”是可阅读的“真文字”,它将中国的书法艺术和英文的字母书写交织,衍生出新的文字语言概念,观众阅读时的那种阻滞、怀疑、困惑在这件作品中经由脑筋急转弯般的顿悟而得以释然。西方由此多了一种东方形式的书法文化。
创造出英文方块字体系之后,徐冰又通过装置艺术的手段,模仿“扫盲班”的形式,将展出现场改成教室,并制作了《英文方块字教学》录像带、《英文方块字书法》教科书和《描红练习本》配合教室使用。观众来到展厅,便进入了一个学习的场所。2015年,徐冰与方正字库合作,发行了“方正徐冰英文书体”这一观念艺术字体。由此,徐冰的艺术理念进一步植入到大众的生活中。
系列作品
-
新英文方块字书法:石头里的金子
2021 -
英文方块字书法:木桐-罗斯柴尔德
2020 -
题鹤林寺僧舍
2015 -
印度尼西亚文方块字书法:谚语三则
2019 -
大运河
2019 -
魔毯
2006 -
英文方块字书法入门
1994-1996 -
马照跑
2008
材料: 人造石 -
您贵姓
1998
英文方块字书法教室
1994-1996
材料:综合媒材装置;录影带,黑板,课桌椅,笔墨书写用具,教学挂图,习字帖
方块字也被称为“徐氏新英文书法”,是艺术家设计的一种看起来像中文,但实为英文的新的书写形式。艺术家通过装置艺术的手段,模仿“扫盲班”的形式,将展出现场改成教室,推广这种书法的教室。教室中有黑板,课桌椅,笔墨书写用具及教学挂图。为此艺术家著有《英文方块字书法入门》教科书和《英文方块字教学》录影带以及传统书法训练所用的《描红练习本》。观众来到展厅,便进入了一个学习的场所。面对这些来自“英语文化的东方书法”,使参与者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经验。在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转换中,人们对文化的旧有概念受到挑战,从而打开更多思维的空间,以找回认知的原点。
同时,艺术家收集了世界各地参与者的方块字书法,做为“学生作业观摩”,陈列于下一个被设置的教室中。
汉字的性格
2012:十七分钟
2012,2015:十五分钟
手绘动画短片
此作品的立意来自于对 Yahoo创始人杨致远先生“观远山庄”所藏赵孟頫手卷,这件传世之作的观看与想象。以动画连屏影片的方式,阐述中华民族特殊性的来源——在中国,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先要用几年时间牢记、书写几千个字型。每一个字就是一幅图画。中国人几千年历代如此,这一定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性格。中国人的看待以及处理事物的方法,以至今天的中国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中国人的世界观、自由观;中国文化消化其他文化养料的能力;中国文化中的拷贝观与“山寨现象”的关系等。这些特殊之处可以说都与中国特殊的汉字书写方式有关。此动画片最终是要表述的是:关于汉字书写与中国文化特性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的内核与能量,以及在未来人类新文明建设中的利弊与作用。
这件作品由何鸿毅家族基金会支持。
何处惹尘埃
2004
材料:粉尘
尺寸:可变
“9/11”事件后,整个曼哈顿下城被灰白色的粉尘所覆盖。作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一个人,面对这样的事件,能做什么呢?几天后,徐冰在双塔与中国城之间的地带收集了一包“9/11”的灰尘,但当时他并不知道收集它们干什么用,只是觉得里面包含着关于生命、关于一个事件的信息。两年后,当徐冰又读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著名的禅语时,想起了这包灰尘。
作品在微妙的平衡中透出禅意,均匀稀薄的尘埃给人以肃穆宁静之美,又传达出一种紧张感,因为哪怕一阵微风都可以将它改变。尘埃本身即蕴含着时间性——随着这一包尘埃在不同地区辗转,它的性状也不断发生变化,随同展出的尘埃样本既是展览历史的记录,也是作品本身变化的见证。
徐冰自己曾强调,《何处惹尘埃》探讨的并非“9/11”事件本身,而是精神空间与物质的关系,他更想追问的是:到底什么是更永恒,更强大的?什么是真正的力量?宗教在哪?不同教义、族群共存和相互尊重的原点在哪?今天的人类离那些最基本的命题似乎已经越来越远。
文字写生
《文字写生》顾名思义,是以“文字”所写的“图画”。此系列始于艺术家1999年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区时创作的。中国传统早有“书画同源”一说,徐冰用文字写生的方法,将山水的视觉意象转化为文字,使观者重新审视山水绘画中蕴藏的中国文化方式的特殊性,并创造了独特的“读风景”之法。
系列作品
-
苏州文字写生(纸抄纸)
2003-2013 -
写生悉尼
2003 -
读风景-文字的花园
2001
-
读风景-喜马拉雅写生
1999
艺术为人民
1999
材料:综合媒材装置;旗帜、电脑喷绘
尺寸:11 x 3 m
地点: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1999;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2001
1999年,徐冰受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之邀,制作条幅,上面以英文方块字的形式写着“Chairman Mao said, Art for the People”(“毛主席说,艺术为人民”),高悬于博物馆入口。作为一个50年代生人,徐冰毫不讳言彼时的成长环境对于自己创作上的影响。在他看来,“‘艺术为人民’是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理念,抛开当时复杂的政治历史背景来看,这一理念“在任何时代、任何地点都是有价值的”。这一作品体现出艺术家特殊的文化及生活背景对参与当代艺术的作用。
这件作品集文字游戏与宣传口号于一体,其公共展示的空间的直接性强化了问题的张力,其中蕴含的斗争与调和,亦是东西方关系的象征。“艺术为人民”因此也超越了单一作品本身,成为徐冰个人不断践行的创作理念与艺术理想的代表。
文化动物
1994
地点:中国,北京
材料:装置及表演 / 与人等大的人形、公猪、木块、书、墨
此作品是徐冰在《一个转换案例-1》的研究之后所做的一个试验,他希望通过公猪对假人的反映,测验猪的敏感性并寻找戏剧性偶发的荒诞效果。结果猪对假人强烈的性反应被记录下来,这些图片在98年后才拿出来发表。
系列作品
-
一个转换案例的研究
1993-1994
紫气东来
2008-2009
材料: 雕刻和手工完成丙烯酸字符、染料、单丝
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美国华盛顿特区
紫气东来 "一词源于汉代道教志书《列仙传》。它描述的是老子行至函谷关时,一阵紫气东来。现代汉语中,“紫气东来 ”已成为形容好兆头的成语。徐冰选择了四个与天气、云、雨、空气和水有关的中国古代象形文字来创作这个装置。这些文字被染成紫色,由有机玻璃制成,营造出雾气缭绕、微风从中国大使馆的天窗吹来的错觉。
手制书-潮汐
2006
媒材:手绘及手制书装订
创作: Christophe Wilde, Marshall Weber, Eliàra Pérez, 徐冰
尺寸:25.4 x 16.5 x 2.5 cm
这整本书是一首由Marshall Weber写的诗。制书是由美国书籍艺术家Christophe Wilde完成。该诗的作者,美国艺术家Marshall Weber用幽雅的英文手写体,从首页起笔,连绵不绝至尾页。再由哥伦比亚艺术家Eliàna Pérez译成西语并书写,笔划的游走象是在与已有的文字做着喜戏和倾谈,她又在书页间绘制了精美的图画。这之后,书被转到徐冰手里。他根据诗句添加中文,用奇异的汉字点缀其间, 书中的文字仿佛变成一阵阵海浪。这边书让读者感受并想象人类、文字、图像和自然之间 “流动 ”的界限理念。
金苹果送温情
2002
媒材: 偶发及行为、苹果三吨、电视现场转播车
此作品参与的展览是在2002年中国国庆节前一天开幕,是由以盛产苹果闻名的山东栖霞市赞助。由此徐冰以苹果为创作的主要材料。
艺术家将苹果,作为国庆慰问品送给首都的下岗职工。三辆载满苹果的大卡车,载着“金色苹果送温情”和“国庆慰问首都下岗职工”的大标语,在北京几个职工生活区免费发送。一辆电视现场转播车将室外发送苹果现场的实况直接传送到安置在展览馆各处的十台电视屏幕上。与这些现场画面直播的同时又不断播入文革初毛主席将芒果做为礼物送给首都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历史资料片镜头。
这件作品将一代中国人记忆中熟悉的“社会主义温情”风格转化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段。以中国各阶级在现实与历史中的位置转换为切入点,使人们警觉中国社会的改变不是颜色上的而是实质的改变。
请问,亚洲协会在哪?
2001
地点: 美国纽约 亚洲协会 (Asia Society)
材料: 综合媒材装置/ 电脑编程及装置
此作品是为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大楼制作的永久性作品。它是由装置在墙面上的四个从大到小的超薄屏幕构成。从第一个屏幕开始显现出徐体的英文方块字书法,接着这些书法开始分解、演变并移向最后一个屏幕。当它们停止在最后屏幕上时,以还原为普通的英文。这些连续出现的文字所形成的内容是:
Excuse me sir,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Asia Society? ...
这段像是初级英文课本中的对话,几乎是每一位在美国道生活者的共同经验。
实际上来到这件作品面前的已经是来到亚洲协会的人。但又被再次问及此问题,即形成了一种更深层的追问--我们到底在哪?
在“纽约的亚洲协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像徐冰的英文方块字一样。
转话
1996-2006
媒材:多种语言的连锁翻译
《转话》计划是一个关于不同语言间转换的可能性及程度的实验。 方法是:从一篇中文开始,译成英文,又由英文译成法文,再由法文译成俄文,以此方式再译成德文,西班牙文,日文,泰文。再译回到中文。最后将前后两篇中文做对比,看看与原文的出入有多大。也许是面目全非,也许还不至于变成完全没关系的两篇东西。 (如果是后者,那就更好,这说明多少年来我们所依赖的翻译这件事,基本上还是可以信任的。) 这个计划是96年徐冰与纽约策展人Octavio Zaya 开始进行的,但没有作下去,是因为Zaya听说:有另一位艺术家正在做同样的事情,徐冰只好停止。但十年来他查遍了网站和多方询问,也没有看到这个计划的出现 (听说的事是不可靠的)。
05年为《生活》杂志翻译主题专号才实现了这个多年的计划。徐冰在《生活》栏目的短文中这样写到:“……十年来会经常想到这个 “可惜” 的方案.杂志又让我想起了这件事。 管它哪,就当做游戏,多作几遍也没什么关系。美国有一个游戏叫 “Telephone”(打电话),就是这么玩儿的.。一句话你传我,我传你,看后来传成什么样子(类似的游戏我想在中国也有)。这些流传下来的孩子的游戏,简单得与生活本身无异,却深藏哲理。这种游戏的方法也被用在美国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教学中。比如说在management communication(管理沟通)的课程中,学生被分成两组,并使用同样的用具。其中一组开始建造程序,同时不断地向另一组传递每一步骤的指令;结果另一组完成的有可能是不同的。 这个实验测试的是传递与接受之间的误差度。讨论的是管理者如何有效地传达指令。翻译的技术也是传达法的技术。中文版本选择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刘禾女士的著作《语际书写 – 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中的一段。我本想从她的文字中,找到那种泛滥于许多理论写作中拗口的论述。但我发现她的写作风格清晰,简洁,很难找到易被误读的地方。不过我想: 以一个正常的文本为起点,才能证明实验的可靠性。
谢谢刘禾,也感谢在世界各地热情参与这个项目的译者们。
徐冰于纽约 25 April, 2006
《文化谈判》
1992
媒材:综合媒材装置/ 中式和西式装帧的书、桌、椅
一个关于文化功能和语言含义的谈判,这个装置包括全部由徐冰制作的300多部书。 被艺术家本人称作“问题书籍”,他们包围着传统西方风格的后约全书, 而天书则是采用传统的中式书籍装箴。虽然两套图书外观看起来都是非常传统的,事实上他们内在的非常现代的设计却使读者惊奇。全部600部书都被堆放在一个非常大的,尺寸为56ft x 12ft的桌子上,象征着两种文化系统之间断裂符号。在桌子上面的墙上有一个大大的标语“安静”。 观众被邀请坐在桌子旁边的椅子上阅读这些书。有秩序的公共阅读空,“安静”的标语,和周子上充斥着信息却杂乱无章的书籍形成对比,这一切的混乱景象都唤起对文化含义的强烈感想。
五个复数系列
1986-1987
媒材:版画
《枯潭》, 54.5 x 72.5 x 13 sheets
《自留地》, 55.5 x 72 cm x 12 sheets
《田》, 55.5 x 72 cm x 12 sheets
《坡地》, 53 x 72.5 x 6 sheets
《有电线的地方》, 55 x 75 cm x 11 sheets
1987年是徐冰转向观念化创作的重要转折点。进入研究生时期,徐冰对版画作为“间接性”的绘画,及其“复数性”的特质产生兴趣。他在硕士学位毕业展中,发表了这套《五个复数系列》和另一套《石系列》铜版画。同一年稍后,他整理个人的版画观点和创作心得,发表了《对复数性绘画的新探索与再认识》专文。徐冰写道:“复数及规定性印痕是版画别于其他画种的关键所在,只有追寻这条线索,才能探寻版画艺术的本质特征。”
这组版画体现了一种对版画艺术特性的试验。它在对一块原木板进行刻制之前即开始印刷,再通过边刻制、边印刷的形式不断翻印,直到木板上的形象被完全刻掉为止。这个过程的痕迹被转印于一条10米长的皮纸上。画面从没有形象的满版黑色开始,以没有形象的满版空白结束,极具东方禅思想的意味。《五个复数系列》对于视觉文化与物质性的探索,也将在他之后的创作中得到不断延续。同一时期,徐冰开始了《天书》创作的准备工作。
A, B, C...
1991
材料:陶 装置/ 木板
这件作品以不同文化之间语言转换时所产生的荒诞为主题。作品由38个被放大了的陶制印刷字模组成,基本的概念是选择发音适合的汉字来音译英文的26个字母。例如:字母“A”用“哀”来表示,“W”用“达布六”三字来表示。这种看似合乎逻辑的转译,最后却呈现出一种不合逻辑地尴尬与荒谬。这是艺术家移居美国后的第一件作品。
烟草计划III-里士满
2011
地点: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弗吉尼亚美术馆
材料:综合媒材装置/ 烟草, 制烟植物, 多种香烟相关物品
《烟草计划》使用了类似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搜集、整理与烟草有关的尽可能多的材料,构成了一个难于界定属于社会学还是艺术计划的项目。此计划由2000年在杜克家族所在地美国Durham被延续到2004年的中国上海,随后于2011年来到美国重要烟草城市里士满。驻地期间,徐冰探访了美国知名烟商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著名香烟品牌“万宝路”的母公司,并深入研究并了解烟草与美洲大陆及早期移民历史的密切关联。2011年9月,他在弗吉尼亚美术馆开启“烟草计划:弗吉尼亚”个展。
这一计划由一系列与烟有联系的制作所构成。如:《黄金叶书》,一本用烟叶为材料印制的大书;一只十米长的香烟,在展开的《清明上河图》卷上缓慢地燃烧,在长卷上留下一条痕迹;由无数只香烟插成的一张巨大的虎皮地毯,散发着浓重的烟草味道;以及新作《脊骨》。整个计划构成了一个层层深入的对人与烟草复杂关系的追问,以及由烟草为线索引发的有关历史与现实、国际资本,文化渗透及劳力市场等话题。
部分作品介绍:
《脊骨》2011
徐冰在弗吉尼亚收集了一系列早期烟草品牌的设计样稿,并邀请知名作家、导演兼制片人芮内-巴瑟尔(Rene Balcer),融汇烟草的品牌词,写成一首诗,诗名就叫《脊骨》(Backbone,也是早期的烟草品牌)。
烟草计划II-上海
地点:中国,上海,沪申画廊
材料:综合媒材装置/ 烟草, 制烟植物, 多种香烟相关物品
《烟草计划:上海》
《烟草计划》使用了类似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搜集、整理与烟草有关的尽可能多的材料,构成了一个难于界定属于社会学还是艺术计划的项目。此计划由2000年在杜克家族所在地美国Durham被延续到2004年的中国上海。作品渗透到这两座城市的各个角落以及居民的内心记忆中。这一计划由一系列与烟有联系的制作所构成,在杜克大学图书馆展出了我用烟卷材料制作的各种书物。如:一本用烟叶为材料印制的大书,在展示中任由烟叶虫把它吃成一堆碎屑。在Durham烟草博物馆,一只十米长的香烟在展开的《清明上河图》卷的复制品上缓慢地燃烧,在长卷上留下一条痕迹。在黄浦江码头的旧烟草货栈,用霓虹灯和云雾制作的大型装置。在画廊里由无数只香烟插成的一张巨大的虎皮地毯散发着浓重的烟草味道。用杜克旧时的手工作坊和我父亲去世前治疗肺癌的记录制作的室外音响装置和“精美”的台历等,整个计划构成了一个层层深入的对人与烟草复杂关系的追问,以及由烟草为线索引发的有关历史与现实、国际资本,文化渗透及劳力市场等话题。
1999年我去Duke大学讲演,一到Durham城就能感觉到空气里烟草的味道。朋友介绍说杜克家族是靠烟草起家的,所以这个城市也叫“烟草城”,又因为Duke大学的医疗中心特好,主要在治疗癌症方面,这个城市又被叫做“医疗城”。城市里有两个区,大学区和烟草区。大学区的起源和经济主要来源于烟草,但这两个区域的人又互相看不上。在这里,烟草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多有意思的关系。
我到哪都喜欢参观当地的工厂,那些“聪明”的机器比装置艺术更象艺术。参观了卷烟厂,我决定做一个《烟草计划》。杜克大学的Stanly Abe教授很支持。我们开始收集和研究材料,走访有关人士。在杜克图书馆有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料,我们也发现,杜克家族很早以前就与中国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是他们最早把卷烟技术带到上海的。我当时就想到将来再把这个计划搬到上海去做。94年在巫鸿教授的策划下实现了这个移动的计划。并根据上海的史料及场景补充了新的作品。使这个计划增加了历史、地域和现实的维度,它成为一个生长的计划。
《荣华富贵》
2004
66万只《富贵牌》香烟(虽然叫“富贵”却是一种最便宜的烟)利用黄白两端颜色的不同一张巨大的虎皮地毯。这张柔软的让人很想躺上去的地毯,富丽堂皇,纸醉金迷,里面有一种新兴资本主义的霸气和讲究等级的内心欲望。
《中截》
2004
这件作品是整个烟草计划中最不象艺术作品的一件,它只是摆出了六份与烟草有关的历史文件。第一份是百年前英美烟公司在华投资及商业活动的原始文件。第二份是英美烟公司在华销售卷烟的原始记录,文件中显示1919年10月间通过在上海的一个代理商一个月内销售香烟的惊人数量。 第三份是英美烟公司从1918年10月至1919年6月在华销售香烟的盈利记录。第四份是有关英美烟公司将在中国的盈利转到美国资助美国三一学院 (杜克大学前身)的文件。第五份是1998年7月, 杜克大学邀请并资助徐冰实行《烟草计划: 达勒姆(Durham)》的项目预算书和付款存根。第六份是2004年8月, 美国藏家收藏徐冰在〈烟草计划: 达勒姆(Durham)〉中部分作品的付款支票。 一个百年截语。这件作品对整个〈烟草计划〉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清明上河图卷》
2000-2004
一幅展开的《清明上河图》复制品,上面放着一条8米长,点燃的香烟,在画面上烧过,留下一条痕迹。这幅宋画描绘了传统民间生活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期的景象。长河给人一种时间感。燃着的烟,让我们感到不安和无所适从,烟在走过了就过了,烟的虚无就是一种宿命。
《 烟草计划—烟发明1920》
这个在Durham没有充分实现的计划在上海实现了。我们找到了一个旧时代的烟草货栈,制造了这个巨大的“室内云海”。霓虹灯的文字来源于旧时英美烟公司的广告词:“烟发明。又为最利便最满意之方法…。整齐,纯洁,最有合于卫生者也。”
烟草计划I-达勒姆
2000
地点: 美国,北卡罗来那州,达勒姆,杜克大学图书馆、烟草博物馆
材料:综合媒材装置/ 烟草, 制烟植物, 多种香烟相关物品
由于杜克大学的历史所显示出的文化与烟草的关系,以及历史上美国烟草业与中国的关系等大量历史文献,使艺术家产生了“烟草计划”的想法。这一计划由一系列作品所构成,同时在Duke大学图书馆、烟草博物馆和旧烟草制造工厂展出了艺术家用制烟材料制作的各种奇怪的书物。例如:一本用烟叶印制的大书(打开后1.2m x 2m),在展示的过程中由烟叶虫把它吃成一堆碎屑。在烟草博物馆,一只10米长的香烟在展开的《清明上河图》(一幅中国古代著名的手卷工笔画)的复制品上缓慢地燃烧着,在长卷上留下一条痕迹。在旧烟草工厂的两件大型装置,其中一件是以艺术家父亲去世前治疗肺癌的医疗记录为主要材料创作的。烟草计划通过对人与烟草的复杂关系,反省人类自身的问题。
猴子捞月
2001, 2008
材料:桦木、漆(2001)
纤维、漆(2008)
地点:史密森学会 赛克勒画廊,华盛顿特区,美国 (2001)
美国大使馆,北京,中国(2008)
这件作品是为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塞克勒国家美术馆和美国大使馆,贯穿全楼的旋梯空间设计的,是一件永久陈列的作品。
此作品借用一则中国古老寓言故事转化而来。故事中,一群猴子看见皎洁明月在水中荡漾,它们想把月亮留住。它们用长尾从树上倒挂下来,手牵手形成一个“猴绳”垂向水面,要取水中之月。但当它们的手一触碰到水面时,月亮就不见了。作品诙谐地将人类永远的疑问,通过中国的哲思阐述出来,这在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
此装置将二十一个不同语言,字义为“猴”的文字象形化(也可说是抽象化),用“笔画”一个钩着另一个,由天窗顶端直到底层喷水池的水面,宛如一行连绵草书悬空而降。
系列作品
-
猴子捞月
2023